最近我有幸在洛杉矶“SME智能制造大会”上发表讲话,并出席了大会的“数字化改革”研讨会。大会期间,我同许多领先制造企业的代表进行了会谈,会后我领悟了四个关键点:
- 谈到工业物联网,制造企业需要作出选择,“要么加入进来,要么走向倒闭”
工业物联网(IIoT)能够确保工厂内所有产品、工艺、机器与人员始终保持互联互通。根据我的经历,这不再是你“是否”需要采用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问题,而是“如何”及“何时”采用的问题。
SME大会上几乎每一位同我会谈的生产主管都告诉我,他们正在评估互联技术或者已经在使用这一技术对生产效率与质量进行提升。无论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石油与天然气、风能还是其他行业,只要提到工业物联网,那么选择很简单:要么加入,要么逐渐消亡。这似乎不管你处于哪个行业,情况都是如此。
- 首席数字官们:企业正把“数字化”带进公司管理层
工厂的数字化改变节奏令人震惊。而且这不仅仅是实现生产的自动化那么简单。大数据、智能传感器与人工智能正在促进各个层次的变革。现代工厂不仅要实现内部的互联互通——而且它们也要实现同外部世界的连接:同将要使用的原材料的连接以及同现场成品的连接。要想合理地采用这一技术,就需要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变革。
这就是首席数字官(CDO)的用武之地。在SME大会上,许多制造企业告诉我,他们已经任命了首席数字官,其直接汇报对象是首席执行官。管理层最新成员的到位,确保工厂把数字技术作为最优先考虑事项,使数字化变革同工厂的商业战略保持一致。
- 先进制造工艺的洞察力与最佳作业模式即将退出舞台
在谈到对先进制造工艺最佳作业模式的认识时,我们看到的是时代在变化。在SME大会上,许多企业提到,他们资深的经理们与操作员们,在最佳生产作业模式方面都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而现在都年事已高,并且即将退休。
年轻的员工把数字化与技术知识带到了车间,但他们所处的是一个传统的生产制造环境。当看到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员工在退休,制造企业需要考虑能够留住这些专门技能的方法。在保留公司传统知识的同时,他们越来越把目光转向了软件解决方案上,以期留住最佳作业模式。
- 生产车间的跟踪能力正在成为确保质量的关键所在。
工业物联网正在赋予工厂大规模提升质量的能力,并且在SME大会上,许多主管告诉我,他们特别看重物料与部件的跟踪能力以及数字线技术。正如他们所看到的那样,对确切物料批量与批次的即时跟踪能力以及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数字化文件工具与设备,在审核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当企业的材料供应商报告了一个特定的缺陷批次时,就需要锁定所有受影响组件与零部件并且应在缺陷部件加工或发运前使问题得以控制,这就要求问题解决的越快越好。